我不是個很喜歡逛街的人。或說,近幾年來,變得很實際。學校、工作一忙,時間變成最重要的資產。除非真的需要,再也不去亂逛。通常我都是腦中列出需要買的東西,然後直奔購物中心的某店採購,買完即出門,毫不眷戀。Window shopping變成一種挫折而不是享受,因為逛了老半天,什麼也沒買到是超沒效率又浪費時間的事。
放了春假,時間變多了,我清單上TODO的事項在第一名清掃廁所之下,便是買東西,而且是去不同的地方買東西。以買菜來說好了,平常頂多去Trader Joe's一次買足。不要太挑的話,Trader Joe's幾乎可以買到大部分的食物和用品。但是某些只有一些一般超市才會有的東西,比如說打折的肉類和一些蔥蒜、水果罐頭等小東西,又非得去一般超市買不可。甚 至是到家裡轉角的「外國」土超市買。平時沒那麼多時間跑不同的店家,放假的時候便是採買的時機。
我說「外國」土超市的原因是因為它明顯不是美國一般超市。不是連鎖店,店員大概就是老闆。而老闆看起來不是美國人(這是什麼邏輯啊)。門面不太乾淨,沒什麼特別裝潢,就像小時候巷角的「柑 仔店」,放在現在的眼光看來土了點,但這家店東西很便宜。不過有時候要碰運氣,有些蔬果看來怪恐怖的,有時候洋蔥便宜歸便宜,可是一大攤 挑來挑去就是挑不到一個不爛的。我媽來美國的時候去了一次,後來一直告誡我不要再去,因為「天曉得那麼便宜的東西有沒有過農藥檢驗」。
但這家土超市是我喜愛洛杉磯這個城市的原因之一。小小的店面,卻是世界文化的十字路口。一般人看到裡面操著西語搬貨的工人,可能會把這家店當成墨西哥超市。但是後來Nick跟收銀的小弟聊天,才知道他們一家是從埃及來的。店裡出沒的人穿著各國服飾,操著各國口音。我常一邊購物,一邊偷瞄身旁一起挑著橘子的購物者,猜想他/她是哪裡來的?穿著傳統服飾的人好猜一點,有時候可能是阿富汗或巴基斯坦來的人,因為女人戴著Burqa,全身深色的傳統服飾。有的女性全身現代服飾,只差頭巾整頭蓋下來,隱約可見底頭的衣服式樣頗流行,大概是伊朗中東一帶來的吧。穿沙麗 的女士們很容易看得出來,常看他們買那種小小圓圓的茄子。就算是黑人,有時候一眼也看得出來他們不是美國的非裔美人,就像ABC會用fob這個字眼來形容像我這種剛來美國的亞洲人,穿著,說話,舉止,流行都還是帶著濃濃亞洲味,像剛下了船一樣,非洲來的黑人也有種非裔美人所沒有的感覺。有時候是衣著,像是回教的小藍帽加上一件式長袍(衣索比亞?),或是那種可以把一頭編髮塞進去的大帽子。有時候是說話。他們就是沒有一般黑人的口音。有些人就比較難猜,像是我根本分不出東歐人跟希臘人的不同。在收銀機的後面的那面牆上掛滿了打往世界各地的電話卡(可惜就是沒有台灣 中國等地),我總是看著排在我前頭的顧客向收銀員購買電話卡,才「喔」地在心裡想,原來他是從那裡來的。偶爾我會 遇見認識的人,所以我也才知道像中國人、台灣人、韓國人有時候也會來這兒買東西。講西班牙文的比較好認。但除此之外,我也分不清厄瓜多、阿根廷等國民的差別。附近有幾家巴西人的店,理當也有巴西人出沒,只是跟西文太像我也很難聽得出來。有一次一個印度或南亞面孔的爸爸帶著兩個六七歲的小女孩來買菜。女孩看見我,說,「Konichiwa」,我很快的跟她說,「 我不是日本人喔」。這讓我想起我的同事,西班文老師馬可。他是厄瓜多人,可是他特地把兒子送去日英雙語幼稚園。
不是我偷窺癖發作,而是在這樣的地方買菜總是會激發我許多想像。我喜歡看別人買些什麼東西,想像到底他們晚餐桌上會出現什麼。這種樂趣,不是在一般超市像Ralph's, VONS,Trader Joe's能有的。
每次在Ralph's買菜,你差不多可以想像人家的晚餐吃什麼-義大利面醬、康寶罐頭湯、微波電視餐…一個個滾過輸送帶,「嗶」地一聲穿過條碼感應器。這些東西一打開就有,多沒想像力啊。可是在這個土超市,有著許多我不知道怎麼用的香料、食材。前一個穿著長袍的男士買了二十磅的雞肉、六磅的番茄、五磅的洋蔥、五袋pita餅。他會回家做什麼呢?烤來配餅吃嗎?還是做成北非燉肉?後面的女士買了好幾罐gabonzo beans,拿來做hummus嗎?那位太太也買了一堆茄子、洋蔥和番茄,看她的衣著,會不會是做成咖哩?看著人家一樣一樣的從籃子拿出物品放到轉盤上結帳,每個人菜籃裡的東西都充滿懸疑,讓我猜測幻想許久,填補排在隊伍裡等待結帳的時間。但我這個台灣人買的東西也夠可疑的了。一整袋的黃秋葵,五個番茄、三個青椒、一個洋蔥…不知道別的人會不會也打量我買的東西猜測我要做什麼呢? 我其實要做的是美國南方黑人的Gumbo,一種燉肉的方法,夠出乎意料之外吧?
土超市裡還有好多東西我根本不知道怎麼煮,像是我曾看到新鮮的杏仁,毛毛的,還有Dates,我只吃過乾的,新鮮的不知道什麼味道。有些時候看到仙人掌,我吃過仙人掌,但是還沒研究過吃法。最棒的是feta cheese,不知道哪裡進口來的,從來沒看過的品牌,卻是比一般超市賣的新鮮又好吃十倍以上。我也特別愛買他們的香料和香料包,又便宜,又方便,有時候也買他們的羊肉。這裡的肉都是Halal,沒有亞洲人常吃的豬肉,但是偶爾不及上超市買肉,這裡算是方便又快,買個香料包回家燉肉就是了。
也因為這家店的存在,讓我對不同國家的食物開始好奇。不知道怎麼做的,上網查一下就有。接下來便是跑去這家店買 材料。去年沒上班的時候,幾乎天天去。沒蔥了,臨時需要薑,馬上下樓去買。買到店員大哥和小弟認得我,後來老喜 歡開我玩笑,或借機搭訕一下。我不是很會處理這種玩笑式的搭訕關係,有好一陣子得叫Nick陪我去買東西。中東人都 這樣嗎? 我還是充滿問號。不過雖然他們來自中東,賣東西也還是很美國。前天排在一位女士後面結帳,輪到我以後,收銀的伯伯半帶抱怨的跟我說,前一位客人好沒道理,買了一顆一磅5毛九的紅馬鈴薯,一顆一磅五毛的白馬鈴薯,放在 同一個袋子裡,然後叫他算便宜點兩顆都算五毛一磅。「妳說,哪有這種事?」很顯然的,有人把其他國家買菜帶根蔥的討價還價習慣帶來美國了。可惜這家店門面內容雖然外國,但做起生意是挺美國的,一毛不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