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6, 2008

傳統

今年的聖誕節是我們第一個在一起過的,正常的聖誕節。
我說正常是因為去年我們去了西雅圖,在小姑家過聖誕。前年則是在全家殺到台灣補辦婚宴。再前年我們正忙著結婚的事宜。那年聖誕節,Nick他爸媽家熱鬧非凡,有他妹和妹夫,一票來自台灣參加婚禮的親友團。
今年聖誕節悄悄臨到,Nick媽問我們家裡有沒有任何佈置,結果她不敢相信我們家沒有聖誕樹就算了,居然連個聖誕圈都沒有! 「連聖誕圈都沒有,怎麼叫聖誕節呢?」Nick回說因為日子很忙呀,根本沒有意識到聖誕節來了。「怎麼會沒有意識到呢? 街上到處都是聖誕節的裝飾呀!」他媽不可置信的說。

總之我也不敢相信他媽會有這麼大的反應。我猜大概就像在台灣問一個台灣人說,要過年了,有沒有準備紅包還是貼春聯什麼的,結果那個人回答說「沒有,我不知道新年要到了」,可能旁人也會起一樣的反應:「你還算(台灣)人嗎?」

不過這也讓我和Nick開始討論到底我們自己的家要保有什麼樣的傳統與文化。像我們這樣的異國組合,各自帶了不同的文化與習慣進入一段婚姻,除了得學習對方的文化以外,還有很多的機會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看自己的文化。我問Nick,要是我們住在台灣,有哪些東西會讓你覺得像在過聖誕節呢? 他第一個回答是食物。聖誕節媽媽會烤的某些餅乾,特別的麵包,還有蜜糖火腿或是火雞一類的食物。聖誕襪和聖誕禮物也是傳統之一。在他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聖誕襪,裡面放一些小小的禮物,好笑的玩具,糖果,小小的用品之類的東西,用去年聖誕禮物回收的包裝紙一個個包好,然後聖誕節的早上每個人輪流開一個禮物。他媽媽還會放一個橘子在襪子裡。Nick媽說,這是她媽媽的媽媽開始的傳統。那時候沒有保存技術,所以新鮮水果很貴, 襪子裡有一顆橘子是很珍貴的事情。雖然現在水果沒什麼大不了,但她還是保留了這項傳統。然後聖誕夜晚上除了去教會,還會去中國餐館吃晚餐。因為在Nick媽的媽媽的媽媽的年代,聖誕夜唯一會營業的地方就是中國人開的餐館(因為中國人一不過聖誕,二為了賺錢可以全年無休)。所以女人們在這樣特別的夜晚,可以省一頓做大餐的力氣,全家人又可以打打牙祭。這是Nick家的聖誕節傳統,這麼多年沒有一年例外。

我說,「你已經每天都像在吃中國餐館了(因為娶了我),聖誕夜還要再吃中國菜嗎?」他非常堅持一定要守住這點,不過他說如果我們住在台灣的話,也許改成吃義大利菜也可以。我喜歡聖誕節開禮物,開聖誕襪的歡樂氣氛,所以我也同意保存這些東西。聖誕樹的話,也許明年我比較有空一點,可以好好佈置一下。我小學的時候,家裡也有一顆聖誕樹,但那已經是很遙遠的回憶了。我意識到明年我們可能不會跟Nick的爸媽住得那麼近,所以我已經決定今年要把餅乾的食譜給要全。在台灣時的聖誕節,特別在是基督徒的圈子裡,從來不是個家庭的節日而是個宣教的機會與佈道的節慶(與參加不完的特會)。我喜歡那種家庭的感覺,所以也許如果我們搬回台灣,我們會把它變成家庭的節日,也許邀請一些在外的遊子一起慶祝。


至於中國新年,我想了很久,到底對我來說,什麼是春節呢?
我第一個也想到了食物。外婆的蘿葍糕,年糕,火鍋。都不是些太豪華的食物,像用雞湯燉煮的刈菜,台式香腸與烏魚子切片拼盤。我不喜歡過年時的電視節目,但是我有點懷念穿著新衣新鞋跟家人在大年初一上教堂的記憶。我討厭冗長的彌撒,但是坐在那裡神遊或跟堂弟妹玩反而變成有趣的回憶。紅包當然是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好像我的新年就這樣,簡簡單單,沒有什麼太多的傳統。

不過新的家庭關係好也好在這點,沒有傳統的地方,我們可以自己創造。如果我們住在美國,我們也可以邀請在外的遊子一起慶祝。吃水餃從來不是台灣人過年的傳統,但包水餃方便又好吃,變成新年的傳統也不錯。

最幸運的是像我們這樣組合家庭的小孩。聖誕節的禮物和新年的紅包兩種甜頭都享盡了。

就這樣,我們天馬行空的想了一堆,自己想得很爽,但是也不知道有沒有執行力。其實歸根究底,整個聖誕節來得措手不及的原因就一個懶字罷了。

因為懶,所以我們根本沒想到要過節。

5 comments:

CT in LaLaLand said...

喂~你们不会明年要搬回台湾吧?

TazoChai said...

應該不會「明年」就搬回去。
但是「回台灣」一直都是未來的選項之一。反正在這裡也沒置產,無牽無掛。當然選項裡也包括很多其他地方: 舊金山,紐約,西雅圖,外國(任何外國)。

Anonymous said...

我也喜歡在中國年包水餃,其中會有一顆水餃放一個penny,吃到人就快快許個願望.
祝你新人快樂. Vickie

Anonymous said...

對不起,打的太快,是新年快樂. Vickie

TazoChai said...

Vickie,
謝謝,也祝妳新年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