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們:
搬進新公寓已經一個星期了。來美國已經三個星期,其實我心裡非常急著想要安定下來。無奈傢俱的搜尋採買等瑣事進行得十分緩慢。這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在經濟上的決定權,特別是在付房租、電、瓦斯; 決定是否要買某些家電、買怎麼樣的家俱、願付多少錢等等的決策。當然以前也曾經做過類似的決定,但是金額小得多,而且許多生活上需要用的東西根本不用自己買,而是家人早就準備好了。昨天晚上還煞有其事地跑到IKEA想要找張床,但是面對整店閃亮亮的家俱,看了看標價,還是決定空著推車走出來。這種感覺完全不同於"小時候" 跟媽媽去購物、看家俱,然後大方地指著某張桌子說: 「我要這個。」當然我還是不改購物本性,大的東西沒買,我倒是搜羅了一些小水杯、DIY相框之類的便宜貨。
這個星期跟一個大陸人買了個二手微波爐。以前在家裡很少想要幫忙清理微波爐。不過既然這是我的資產之一,我可是花了兩個小時很仔細的把內外擦乾淨,還用消毒水消毒,之後一直把門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像個小孩子一樣欣賞(雖然不過是個微波爐而已)。買完微波爐的經驗告訴我,千萬不要跟男生買東西,因為那個大陸男生的家又髒又亂,我根本不敢下手買他的二手床。我大概是把那微波爐多年的污垢一次洗清,還是清不完全。(弟兄們請不要抗議,我只是抒發感想而已。你們都是例外啦!)
再度回到這個國家有些不容易的地方。有些事情從第一次的經驗我可能應該已經熟悉,可是並不盡然。挑戰仍在。
前幾天正是心情盪到谷底的時候。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發生,但是一些小事的累積就足以讓我捉狂。也許是我太快急著要過"正常人"的生活,而忘記自己還是個異鄉人、外國人。最讓我受不了的是這裡的制度。任何正式交易都得要有"信用歷史",租房子、辦手機、水電、辦信用卡之類都得查信用。問題是剛來的留學生又拿不到本地的信用卡,也待得不夠久,哪裡來的信用? 於是繳押金、被拒絕辦理是常見的情形。這類生活上的不便讓我很容易把它歸咎於資本主義與該國家對外來人士的排拒而無來由的生氣。(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討厭資本主義還有它跟信用審核的關系,總之就是很討厭)
其實根本造成我的抑鬱的原因是,我失去了原有處理事物的自信與熟悉感。在台灣,我很輕易地可以處理大小狀況。我知道哪裡買得到我需要的東西,我也可以很輕易的到達我要去的地方。但是在這裡,我到了超級市場,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一包太白粉。我怎麼知道它會跟麵粉放在一起? 又或者是我望著一堆義大利麵醬,不曉得該買哪一牌好。如果是買沙茶醬,我當然知道要選牛頭牌還是金蘭。超市裡更有些東西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把它變成可吃的食物。還好我現在住的學校旁邊有些基本生活機能需要的商店。雖然我得翻山越嶺地去買菜(因為UCLA一帶是山丘地形),但是我還是可以自己解決。但是去更遠的地方,像是買家俱或是華人超市,就必須靠車子。在學校還沒開學,我認識的人有限的狀況下,這樣的狀況可能也帶給Nick一些壓力; 因為他得要載我來回往返。
不過今天早上崇拜的信息讓我意識到,也許上帝正要透過這樣的環境告訴我些什麼。今天正好講道的主題是順服上帝的呼召。牧師以約拿為例,講到在困境中的榮耀(the glory of being stuck)。上帝透過約拿的被困魚腹,給約拿機會可以專注在神身上而不是自己。我想我真的忘記了上帝也會在我轉換環境的景況中跟我同在。我無法改變適應上的困難與事實,但是上帝還是大過這一切。
也許今時的經歷是個小小的試金石吧。也算是個預演。天曉得以後會不會有機會去別的國家。到時候我會變得比現在更謙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